三亞晨報報道: 編者按:道路通暢是每個市民的心愿,然而在三亞各主要路段,人們卻經?吹礁鞣N占道行為,這些占道行為既給市民游客的出行帶來不便,又隱藏著交通隱患,同時也影響了市容市貌…… 應該說,在三亞“雙提高”大行動中,經過多方努力,三亞整治違章占道經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,市區(qū)部分街巷店鋪占道經營和流動攤點現象有所減少。但是,“占道經營”依然是一個“頑癥”。近日,記者再次對這一現象進行調查,發(fā)現市區(qū)部分路段仍存在“攤點占道,行人難走”的狀況,不少行人甚至被擠到機動車道上。 鏡頭一:攤點占道市民行路難 目擊地點:市第一市場、新民街、建設街、商品街 這些地段以服裝店、小家電、舊貨、小攤點居多。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(zhí)法局工作人員介紹,這些路段也是重點整治管理的對象。 日前,記者來到建設街、第一市場,這里“店外店”現象非常普遍。商鋪把一些小家電、服裝就擺放在店外展示;不少二手家電店把冰箱、電視、洗衣機也擺放在店門口的人行道上。 雖然知道把服裝、家電放在店外不便行人通行,但店家也表示有苦衷。“附近的店家都銷售小家電電器,店面空間有限,客人在店內根本無法挑選。”據介紹,市第一市場商業(yè)圈人流不少,附近的幾個路段占道經營現象由來已久,尤其是晚上的服裝夜市,長期影響了附近的交通和市容。 鏡頭二:流動攤點大街小巷“打游擊” 目擊地點:市農墾醫(yī)院、人民醫(yī)院、大東海、榆亞大道、三亞灣路 這些路段經常看到一個個的小攤點,販賣各種日常用品、水果、零食。這些現象在大多市民眼里早已見怪不怪。大部分市民都選擇繞道而行。 在大東海區(qū)域各路段,小商小販經營的商品大多為零食、水果,往往產生果皮、紙屑等雜物。這一長期以來形成的占道現象,直接在這一區(qū)域造成六亂,即亂吐、亂扔、亂攤、亂放、亂倒、亂掛,經營者在占道的街面上亂堆、亂放、亂倒要出售的產品,還有大量的果皮雜物等,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苦不堪言。更有些占道經營者還利用自身“流動性大”的特點,銷售偽劣商品,坑害消費者。 鏡頭三:“定點”占道存在安全隱患 目擊地點:第一市場 位于第一市場的服裝“露天超市”,每天到了下午五時左右,一些小攤販們便陸續(xù)出現在馬路上。沒過多久,在一片叫賣聲中,人行道上就已經擺滿了經營衣服鞋帽的各類攤點。 人行道上不僅擺滿了各種攤位,而且攤位上也不知在什么時候還架起了許多電線,這些電線將幾個不同的攤位連起來,有的幾個攤位的電燈還共用一條電線,特別是在賣衣服的攤位上,還可以看到,有的電線里面的金屬線都已經裸露出來,安全隱患就懸在這些占道經營者的頭上。 在這條路上,記者走訪了數十家各類店鋪,店里和占道攤位上沒有一個滅火器,更談不上有防火救生示意圖了。雖然路兩邊被占道者攤位上的燈光照得更亮了,顯得很熱鬧,增加了這條路的人氣,但缺少防火安全措施,一旦發(fā)生火災,這條路恐怕會更“熱鬧”了。 鏡頭四:集貿市場攤位缺管理 目擊地點:汽車總站市場、榆林市場、港華市場 每天凌晨開始,這些市場上就停放著各種各樣的小型車輛和一擔擔蔬菜。早晨交易完后,路上爛菜爛簍等垃圾扔了一地,一片狼籍。而四處流動的攤位、堆放的商品也嚴重影響了交通。 記者發(fā)現,在這些集貿市場附近的占道者,大多以“游擊隊”的形式出現,在菜市場入口或緊鄰的街道上設攤;也有不少是有固定攤位的商販,將貨物堆放在攤位附近的街道上!坝螕簟苯洜I者買賣的貨物、經營的時間隨意性大,大多是自家種的蔬菜、捕撈的海鮮等。從早上五時到九時,有些攤販看到顧客不多就轉移到鄰近的小巷,有的則索性挑起擔子往其他菜市場趕。 分析:占道經營為何難以杜絕 近幾年,我市有關部門加大了對城市主次干道、集貿市場、醫(yī)院門口以及夜市違章占道經營的整治力度,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占道經營仍未走出“整治———回潮———再整治———再回潮”的怪圈。記者在調查中發(fā)現,占道經營現象普遍存在著設施簡陋、衛(wèi)生臟差和擠占道路、交通無序的狀況,不僅破壞市容、污染環(huán)境,也加大市區(qū)道路交通壓力,造成交通堵塞。 占道經營為什么屢禁不止?市綜合行政執(zhí)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我市占道經營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:一種是店鋪占道經營,商家把商品擺放到店門口,倚門設攤;一種是流動性攤點占道經營;一種是夜市占道;一種是馬路大排檔。一些小餐飲店經常把桌子、椅子擺到路邊;還有一種是出店經營。有些摩托車、汽車修理店簡直把店門口的人行道當成自己的作業(yè)場,不僅把路擠滿了,還把人行道弄得油污斑斑。另一種常見的占道是交通占道,其中機動車駛入人行道或隨意占道停車最為普遍。而在車站、商場的出口處,“摩的”占道候客的現象尤為嚴重。還有些市民占道擺放桌椅,聚在一起聊天、打牌。夏天,他們還光著膀子,成為街頭“惹眼的景觀”。另外,市民對盲道的作用認識也不夠。 該負責人分析,違章占道經營是動態(tài)的,店鋪隨意倚門設攤,相關部門前來勸導的時候,他們又可以迅速拆攤,操作方便,難以監(jiān)管;而流動性攤點更是具有較強的“生命力”,因為這類占道經營投入少、費用低、受益快,機動靈活、適應性強、調整快、“免”稅收,“攤”隨人走,而且“門檻”低,無論什么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擺攤設點,不受限制。 業(yè)內人士指出:隨著三亞經濟快速發(fā)展,大量外來人口擁入,他們從事蔬菜、水果、燒烤、擦鞋等經營活動,并以占道經營為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。長期以來來,他們已經從單槍匹馬,發(fā)展到攜妻帶子安營扎寨,四處流動和執(zhí)法人員“打游擊”,不僅侵占道路,增加道路交通壓力,也給城市綜合治理帶來一定的難度,使違章占道經營久治難除。 據調查,一些本地找不到就業(yè)門路的市民,也靠擺攤設點來謀生。另外占道經營屢禁不止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———個別市民游客的縱容。近幾年,三亞發(fā)展建設日新月異,小區(qū)數量和規(guī)模日益擴大,樓底門面數量激增,旅游人口迅猛增長,在城市繁華區(qū)內,超市、菜市場鱗次櫛比,但是,個別市民游客仍圖一時的方便,不愿意到超市、菜市場等店內消費,而是直接向這些攤點購買商品,為違章占道經營提供生存空間。 建議:疏導結合齊抓共管 長期以來,市區(qū)主次干道、集貿市場的倚門設攤、占道設攤、流動設攤等違章占道行為一直是造成市區(qū)道路交通擁堵的一大因素。在“雙提高”整治大行動中,市綜合執(zhí)法局加大了對這些地方的管理和整治。然而,最好的辦法是推行分片管理責任制。根據區(qū)域、網點布局,劃分責任區(qū),明確各相關單位的責任區(qū)域,層層分解任務,指定專人負責,將責任落實到人頭,實行定路段、定人、定責任,并將管理的績效與隊伍、隊員的獎懲、晉升直接掛鉤,切實加大整治力度,對那些屢教不改、屢罰不改的違章占道經營者,采取發(fā)現一個、取締一個的措施,決不姑息。同時,各街道居委會、工商、交通、環(huán)保、衛(wèi)生防疫、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嚴格履行各自的職責,加強巡查監(jiān)控,舉一反三,在本轄區(qū)內重要路段、重要區(qū)域實行長效管理,從源頭上杜絕占道經營,確保市容市貌環(huán)境整潔、優(yōu)美、有序。 采訪中,有的市民認為,加強占道經營的長效管理,還應該針對違章占道經營攤點中以水果和小吃居多的現狀,考慮在不影響交通、不影響市容環(huán)境、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,根據市場需要,在適當路段,利用空閑場地規(guī)劃、建設一批簡易市場,使所有的水果、小吃攤點都進入指定地點經營。同時,要規(guī)范管理,使之成為一道人民滿意的“風景線”,這樣,既可以還路于民,又能滿足廣大群眾的一時急需,還可以促進進城農民及下崗人員等社會弱勢群體就業(yè)。
| |
|